[讀後感] The One Thing 成功,從聚焦一件事開始
原本對這本書興趣缺缺,因為成功學這類型的書太多了。殊不知,讀完後反而想要買來收藏,對於書中的許多觀念都深感認同。
同時追兩隻兔子,一隻都追不到。
上面這句俄羅斯諺語,很好地強調出專心在一件事上的重要性,也就是本書的主題。
初入職場時,我們會想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,但時間就這麼多,因此只能透過加班來補足。心想只要靠著意志力,咬緊牙關撐到最後,分紅和升職就會到手。有時雖然真的到手了,但健康和生活卻離你而去。更有些時候,忙了這麼多,卻發現成果不如預期,這是因為你把時間投入到了錯誤的地方。
曾經有一部電影台詞點出了「人生的秘密」,答案就在你的手上: 一根手指頭。沒錯,只要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,成果絕對會超乎你的預期。如果有看過Tom Hanks演的《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》,你會發現主角雖然笨笨傻傻的,但他每次只要開始做一件事,就會全心全意投入其中,不管是打桌球、打仗、抓魚、跑步或戀愛,他都是那麼的專一,也因此一而再地出現奇蹟。我相信,這就是聚焦的力量。
骨牌效應
大家都知道推倒了一張骨牌,就可以推倒後續幾千幾百張,引起很大的騷動。但你知道,一張骨牌可以推倒比自身大50%的骨牌嗎?
一張兩吋長的骨牌,當推倒到第10張時,已經超越了一個人的身高,第18張已超越比薩斜塔,而第30張已可抵達聖母峰。
作者指出,即使我們目前的力量很小,只能夠完成渺小的事,但只要持續在這件事上,我們就能夠慢慢累積這股動力,進而推動偉大的事項。
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但第一步該往何處走?
持續在一件事上固然重要,但如果努力錯了方向,也許你永遠都到不了目的地,反而漸行漸遠了。
此時就要仔細思考,「我做了哪一件事,會讓其他事情變得比較容易,甚至不用做。」這句話是可以讓你找到目前最重要事情的咒語,問好問題,找好答案。
網路上有過一則討論,有位程式新手詢問,一開始學哪一種(程式)語言比較適合,以便將來比較有競爭力,結果你們猜的到老鳥們推薦的答案嗎? 答案是「英語」,我只能說這個回答真的是既幽默又中肯,理解箇中道理的人,一定會會心一笑的。
在職場上也是,我剛進公司時,常常花一堆時間在一些瑣碎又必須親力親為的事情上。後來我發現,只要我更改某個流程,那這些事情都可以自動化解決,也因此我有了更多時間去做更有生產力的事。我猜我就是找到了那片關鍵的骨牌,讓我能夠繼續推動下一張大50%的骨牌。
有目的地活著
作者希望我們設定好未來目標後,往前回溯,從未來、5年、1年、月、週、日,以至於到現在當下的處理事項。然後一定要「預約時段」,把你認為最重要事情的時間先排進行事曆,勇於對其他事情說「不」。成功不是靠意志力,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而來。也記得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健康,否則骨牌很難持續下去。
三個執著
- 遵循大師養成之路
也許你們有聽過,要成為某方面的專家,需要投入至少「一萬小時」。許多運動介或音樂介的天才,大家往往只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,卻不知道他們從小就花費許多時間在專一的目標上。因此,作者推薦每週平日至少「保留預約」4個小時,專心做你覺得重要的事情上。
2. 從E到P
「你只是盡己所能做這件事,還是以這件事所能做的最好方式去做?」
我們做事情有兩種型態,一種是Entrepreneurial(雄心壯志型),另一種是Purposefully(目標導向型)。剛開始學東西時,我們會先啟用E型態,靠著我們本身的天賦,熱情充沛一路進步。但是到達某個瓶頸時,我們發現先前的方法已不管用,有些人想不透時就會放棄,熱血被澆熄,停滯在此。但如果你想要突破界限,那就需要轉換到P型態,有目的地開始計畫,並付諸實現,等到哪天你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和成果,那就可以穿越瓶頸,繼續往上進步。
3. 自負責任的循環
當你今天願意為一件事負起責任時,你的思維會變得不一樣。當你是個自負責任的老闆,當業績不如預期時,你會開始思考,有沒有可能是自己哪邊做的不好,從各個環節去分析,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,從而讓業績回復,甚至更好。那如果你沒有這種思維,那就會開始怨天尤人,抱怨大環境不好,推卸責任給政府,覺得是客人不懂你的品味,持續下去的話,倒閉就是結果。
最後,書中有三句話我很喜歡,想和大家分享。
生活不是為了尋找自我,而是為了創造自我。
全力而為的人,不會後悔。
時間在哪裡,成就在那裡。
要找到那一件事,並且全力以赴也許無法突然實行,畢竟生活真的有太多面相。我們可以慢慢嘗試,先逐步把不重要的事情排開,把時間挪至幾項你覺得蠻重要的事。從重要清單中,慢慢篩選出三件,兩件,最後剩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。接著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,一起踏上成功之路。
推薦本書給所有人看,裡面還有更多故事和觀念,值得細細品嘗。
如果你/妳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請給我 1–10個拍手。
如果你/妳非常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我 11個以上的拍手。
也請記得「Follow」我,隨時收看最新的文章。